每周双碳快讯(9月19日至9月25日)发表时间:2022-11-15 15:20 近期碳市场行情 上周五结算价折合人民币451.99元,周交易量15.6万吨,大宗成交量50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折合人民币111.58元,周成交量11.2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57.48元,周成交量610吨。 各试点: 上周五成交均价为90.34元,周成交量2.4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56.45元,周成交量1.0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77.11元,周成交量9.5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54.99元,周成交量2.0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47.60元,周成交量2.0万吨。 上周五线上交易成交均价为37.50元,周成交量4.7万吨,协议交易成交均价32.85元,周成交量1.7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28.65元,周成交量5.5万吨。 上周没有交易。 01 近日,亚马逊宣布在全球进一步拓展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布局,新增71个可再生能源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2.7吉瓦(GW)的清洁能源总发电量,其中包括位于印度和波兰的首个太阳能农场,以及位于巴西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也是亚马逊在南美投资的首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所有项目投入运行后,预计每年将生产50000吉瓦时(GWh)的清洁能源。 02 广碳所作为首家交易所机构受邀加入“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共同合作建立有效投融资体系,助力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短缺、推动系统性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 03 9月21日,国资委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会,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各中央企业要深刻认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各中央企业要按照国资委要求,科学合理、“一企一策”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成效,发挥好中央企业引领作用。 04 9月22日召开的第二届“碳中和高峰论坛”发布了《中国百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2)》和《中国上市公司双碳领导力排行榜(2022)》。据了解,《中国百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2)》由“总量榜”和“强度榜”组成,覆盖100家高碳排放上市公司。这些公司2021年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计约51亿吨,与现阶段全国碳市场覆盖的排放规模相当。该榜单覆盖全国碳市场将纳入的八大行业,其中,发电、水泥、钢铁,是构成榜单的三个主要行业。这三个行业入选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29家、18家、22家,碳排放总量分别为20.64亿吨、11.26亿吨、6.34亿吨,合计占榜单总排放量的75%,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在碳排放强度榜中,前30名全部来自发电和水泥行业。以万元营收为强度单位,发电、水泥两个行业的营收碳强度分别为16.50吨/万元、11.65吨/万元,远高于榜单平均值2.74吨/万元。 05 9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恰逢习近平主席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两周年,发改委此次发布会通报“双碳”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同时全面解答了下一步在双碳领域工作部署相关问题。两年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统筹协调机制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实施,相关工作开局良好。过去两年,国际局势深刻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加剧,部分欧洲国家重启煤电,全球减排进程遭遇波折。这也启示我们,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下一步要完善相应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06 据EURACTIV报道,9月5日,为缓解破纪录的高价能源带来的压力,德国政府将暂停其国内碳价格上涨一年,该举措为650亿欧元救助计划的一部分.本次冻结的碳价不同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碳价,是指德国国家排放交易体系(nEHS)下二氧化碳的价格。2021至2025年期间(引入期),nEHS碳价每年固定且逐年增长5-10欧元不等,该冻结举措使得2023年本应增长至35欧元/吨的nEHS碳价将继续维持在本年度30欧元/吨的水平,有望缓解企业和消费者承担的温室气体排放成本。 07 麦当劳中国首家“零碳餐厅”落地 每年约减少200吨碳排放。9月20日,麦当劳中国宣布北京麦当劳首钢园得来速餐厅正式开业,将成为中国首家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即“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评级”)认证“零碳餐厅”。该餐厅参照LEED零碳排放标准和零能耗标准进行设计、施工,预期将于12个月后获得认证,将成为亚太地区首家同时获得这两项认证的餐厅。 08 山西碳普惠“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暨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山西省碳普惠机制——“三晋绿色生活”小程序暨个人碳账本于9月18日正式发布上线。“三晋绿色生活”是我省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参与“减污降碳”的重要载体,将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人民生活各个方面,加快美丽山西建设步伐。此次发布的“三晋绿色生活”碳普惠机制纳入衣、食、住、行、游、用六大板块,由“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作为第三方绿色生活减碳计量底层平台提供支持,多家“碳普惠合作网络”单位积极参与平台建设,提供多种减排场景和激励机制,打通了企业合作壁垒,实现减排数据滤重汇总,是数字碳中和又一应用案例。用户在不同平台上践行绿色行为,如乘坐地铁公交出行、骑行共享单车、驾驶新能源汽车、不用一次性餐具、光盘行动、旧物回收等,都将被量化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而绿色积分还可兑换绿色消费券、优惠券多种奖励。市民在活动期间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活动所积累的减排量,可在小程序生成官方认证、个人专属的“减排证书”,进行保存分享。 09 日前,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广州工信息局 、广州供电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在企业层面,推动企业开展碳账户建设,使用“穗碳计算器”小程序进行碳排放核算,从管理和技术多层面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在行业层面,建设和完善企业碳账户体系,加强各行业碳排放核算能力,协助地区碳排放监测。加快完善“穗碳”平台功能,推进电力、煤炭、天然气等数据信息共享,推动企业政务数据、用电数据、能源类发票数据、税务发票信息数据和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等共享。推进建立企业碳排放核算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企业碳账户和碳信用报告标准。推动将企业碳信用情况纳入企业信用体系。 10 日前华东能监局、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安徽省绿色电力交易试点规则》。据了解,此文件为国网区域、南网区域发布区域绿电交易规则后,国内首个省级绿色电力交易试点规则。文件指出: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售电公司,其购电价格 由绿电交易价格、输配电价、辅助服务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构成。其中,输 配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应公平承担为保障居民、农业等优购用户电价稳定产生的新增损益分摊费用。试点时间为 2022 年 9 月至 12 月。 来源:辽宁省能源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