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双碳快讯(11月21日至11月27日)

发表时间:2022-11-30 15:23

近期碳市场行情

欧洲

上周五结算价折合人民币584.05元,周交易量10万吨,另有大宗成交100万吨,成交价折合人民币545.96元。

韩国

上周五收盘价折合人民币89.11元,周成交量19.80万吨。

全国

上周五收盘价为57.80元,周成交量346.09万吨,其中挂牌成交量157.09万吨。

各试点:

北京

上周五成交均价为123.57元,周成交量15.01万吨。

上海

上周五收盘价为54.00元,周成交量4.65万吨。

广州

上周五收盘价为74.81元,周成交量55.32万吨。

深圳

上周五收盘价为58.00元,周成交量2.34万吨。

湖北

上周五收盘价为48.97元,周成交量2.48万吨。

天津

上周没有交易。

福建

上周五收盘价为33.00元,周成交量5.85万吨。

重庆

上周没有交易。

双碳相关动态


01

新社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中国科技服务全球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科考分队近期自主研发的“贡嘎”(GONGGA)大气碳反演系统,据全球碳计划(GCP)独立验证评估,2022年度首进全球碳计划并跻身其四大先进系统行列,为全球本年度碳收支计算作出重要贡献。


02

当地时间23日,GEB基金会在英国伦敦正式发布PER标准(高级自愿减排标准),该标准由GEB基金会编制和管理,由华润环保应用技术研究(深圳)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团队参与研究和赞助支持,伦敦大学学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机构专家提供学术指导。

据介绍,PER标准主要从优化额外性评估、改善保障性原则和SDG评估、强调永久性和避免碳泄漏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与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第6条要求协同一致,更好地服务于当前减排技术发展的现状,为全球自愿减排项目提供一整套通用标准。标准报告阐明了碳减排或碳移除项目开发和认证的基本原则和拟议要求,以及项目监测、报告与核查的拟议要求。同时该标准也鼓励在项目开发和评估过程中应用创新数字化技术来简化操作,帮助提高项目的开发效率并降低开发成本。


03

美国和中国已同意就气候变化问题恢复正式磋商,尽管在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帮助最受全球变暖冲击的国家问题上,这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还存在分歧。

据彭博社报道,正当在埃及举行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谈判因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陷入僵局之际,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星期六(11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两国将恢复合作。


04

近日,央行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央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分别向相关金融机构发放资金 642 亿元、222 亿元,合计 864 亿元。

数据显示,自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实施以来,央行分别累计发放资金 2469 亿元、578 亿元,合计3047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8 月央行将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这是首次纳入外资银行。

相比传统的货币投放,碳减排支持工具具有更精准支持企业进行绿色转型的优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能充分发挥银行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银行在实践中发掘出恰当的、符合碳减排目标的客户,从而避免了基础货币的过度投放。与传统货币投放相比,碳减排支持工具准入门槛更高,投放更加精准。

05

由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日前正式发布了我国首个《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国内外个人碳账户实践的专项研究,这份报告科学界定了个人碳账户的定义,归纳了个人碳账户的不同分类和设立方法,并对“双碳目标”下我国个人碳账户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专业建议。


06

11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发表主题演讲。

彭华岗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明确部署。近年来,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主动适应ESG发展趋势,积极践行ESG理念,将加快低碳转型发展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和历史责任,加快提升全球竞争力和现代治理能力,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取得明显成效。践行ESG理念、加快低碳转型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加快打造国资央企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彭华岗表示,国资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指导中央企业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有效加强ESG统筹管理,找准企业ESG管理有效路径,在立足实际的同时加强交流合作,为我国ESG健康发展贡献央企力量。


07


1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确保2022年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为2023年实现“开门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份以来,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经济恢复势头受到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先后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33条一揽子政策及19条接续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密集部署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等政策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落实稳经济大盘各项政策措施,推动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应出尽出、早出快出;深入落实前期已出台的振作工业经济和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系列政策,持续释放政策叠加组合效应。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以及有关行业协会座谈会,进一步抓紧抓实振作工业经济相关工作。鼓励各地区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问题,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位、尽早见效。做好重点工业大省、行业、园区和企业运行情况监测调度,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聚焦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前瞻性加强政策研究储备,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


08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进一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利用能源,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2年11月25日至2022年12月24日。请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http://www.ndrc.gov.cn)首页“意见征求”专栏,进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栏目,提出意见建议。
   征求意见指出: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需要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需在开工建设前取得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未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通过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其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节能审查由省级节能审查机关负责。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满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力消费量不满5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国家秘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用能工艺简单、节能潜力小的行业(具体行业目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公布并适时更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按照相关节能标准、规范建设,不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


09

11月16日,独山子石化公司在中国石油率先建立了碳排放模型,目前正在完善参数,加快研究进展,计划年底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中国石油炼化新材料公司2022年重点科技项目——独山子石化碳排放及碳足迹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该项目基于炼化计划优化模型建立了不同装置、不同加工方案的碳排放模型,可通过控制产品碳排放指标实现碳排放优化与生产计划优化相结合,实现基于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碳足迹及碳汇价格等多维度的排产优化。


10

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告》(通告〔2022〕33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北京绿色交易所于2022年11月23日组织实施了北京市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本次有偿竞价发放总量为200万吨,竞价底价为117.54元/吨。经统计,共17家通过资格审核的重点排放单位竞价成功。现将结果公告如下:

成交总量:961,138吨。

成交价格:统一成交价为117.54元/吨,最高申报价格为150元/吨,最低申报价格为117.54元/吨。

成交总额:112,972,160.52元。


来源:辽宁省能源研究会



















分享到:
首页          新闻中心          业务中心         会员中心          能力建设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024-2250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