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双碳快讯(8月28日至9月3日)

发表时间:2023-09-05 16:42

近期碳市场行情

欧洲

上周最后结算价折合人民币每吨663.54元,周交易量30.10万吨,另有大宗成交4000吨,成交价折合人民币每吨664.95元。

韩国

上周最后收盘价折合人民币每吨42.63元,周成交量132.70万吨。

全国

上周最后综合收盘价为每吨68.43元,周成交量646.11万吨,其中挂牌成交量98.34万吨。

各试点:

北京

上周最后成交均价为每吨123.03元,周成交量2.46万吨,本周另有CCER成交,成交量3.05万吨,最后成交均价为每吨69.7元。

上海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63.50元,周成交量3.08万吨。

广州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72.46元,周成交量2.55万吨。

深圳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60.19元,周成交量11.44万吨。

湖北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45.05元,周成交量4.23万吨。

天津

上周线上交易最后成交均价为每吨34.40元,周成交量5800吨。

福建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32.00元,周成交量10.30万吨。

重庆

上周没有交易。

双碳相关动态

01

全国碳市场配额名称调整及上线新配额


8月25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通知。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工作安排,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将于2023年8月28日起正式上线“碳排放配额21”(对应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碳排放配额22”(对应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原“碳排放配额”名称调整为“碳排放配额19-20”(对应2019—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

02

生态环境部:以后不再实施碳配额预支,年内CCER启动将指日可待


8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近期,全国碳排放权市场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已于近期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将于年内启动。为做好企业纾困工作,生态环境部特别研究制定了柔性履约政策,配额缺口大的企业可预支2023年度的部分配额用于当前的清缴。但此政策仅限于2021和2022年度,以后不再实施。目前,已基本完成配额发放,清缴履约工作已全面展开。
      为进一步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完善市场功能,在夯实碳排放数据质量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组织编制下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研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路线图,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03

零突破!我国规模最大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8月30日,中国石化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随着配套的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可以满负荷生产绿氢,每年生产的2万吨绿氢全部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


04

美国向汽车行业提供高达120亿美元资金,以改造设施生产电动汽车


美国能源部将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高达120亿美元的资金,以便制造商改造设施,生产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其他清洁能源汽车。美国能源部长Jennifer Granholm在上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笔资金将包括来自联邦清洁能源汽车贷款计划的100亿美元。她说,这项努力将有助于汽车制造社区的项目来留住工人。


来源:辽宁省能源研究会






分享到:
首页          新闻中心          业务中心         会员中心          能力建设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024-2250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