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双碳快讯(11月20日至11月26日)发表时间:2023-11-29 15:13 近期碳市场行情 上周最后结算价76.37欧元(折合人民币每吨593.46元),周交易量2.90万吨。另有大宗成交2.0万吨,成交价74.98欧元(折合人民币每吨584.44元)。 上周最后收盘价8,440韩元(折合人民币每吨46.34元),周成交量50.35万吨。 上周最后综合收盘价为每吨71.84元,周成交量347.55万吨,其中挂牌成交量83.88万吨。 各试点: 上周最后成交均价为每吨114.34元,周成交量7854吨。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73.66元,周成交量18.57万吨。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64.01元,周成交量5.55万吨。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58.90元,周成交量491吨。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42.77元,周成交量10.56万吨。 上周没有交易。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31.20元,周成交量109.06万吨。 上周没有交易。 (以上行情来自各交易所公开发布信息) 01 国家发改委发布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 1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意见》对产品碳足迹管理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提出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加强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与互认等工作举措。 02 国务院批复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 近日,国务院批复《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 该方案提出,促进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培育和丰富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认证及评级机构在京发展。**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逐步丰富交易产品种类。完善企业碳账户体系,优化与碳排放量挂钩的环境权益价格发现机制。推动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不断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完善统计、信用体系,支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和执行,探索开展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债券评级等标准应用,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开展绿色债券评级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赴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提升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推动包括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在内的各类绿色资产交易。支持北京探索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支持企业自愿遵循环境领域与国际通行标准和指南相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原则。 03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俄罗斯将利用一切可用的有效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据《俄罗斯报》网站11月22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上表示,俄罗斯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者,计划在2060年以前实现碳中和。 据报道,普京指出,俄罗斯将利用一切可用的有效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包括核电、水电、环保技术以及提升森林碳吸收能力。 报道说,普京2021年10月下达了到206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任务,随后俄罗斯制定了国家低碳发展战略。 0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 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打破纪录——气温创下新高,世界未能到达减排目标》。各国必须采取比目前在《巴黎协定》中承诺的更强硬的减排措施,否则到2030年将面临全球变暖2.5-2.9摄氏度。且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必须下降28%至42%,才能达到《巴黎协定》中控制全球变暖气温在2到1.5摄氏度的目标。 来源:辽宁省能源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