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双碳快讯(9月26日至10月7日)发表时间:2022-11-15 15:48 近期碳市场行情 上周五结算价折合人民币486.45元,周交易量16.1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折合人民币125.11元,周成交量2.3万吨。 9月30日收盘价为57.50元,周成交量1000吨。 各试点: 节前一周没有交易。 9月30日收盘价为54.00元,周成交量283吨。 9月30日收盘价为78.29元,周成交量9,553吨。 9月30日收盘价为51.01元,周成交量21.5万吨。 9月30日收盘价为48.87元,周成交量4.2万吨。 9月30日线上交易成交均价为37.11元,周成交量1.3万吨。 9月30日收盘价为27.53元,周成交量10.6万吨。 9月30日收盘价为30.25元,周成交量130吨。 01 9月22日,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SB)高级主管Anneli Tuominen在会议上明确表示:违背气候目标和进行“漂绿”行为的银行将会面临法律诉讼风险。此外,Tuominen也透露,如果银行的自主性不足以支撑国际性协议《巴黎协定》的顺利实施,ESB将会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执行《巴黎协定》内容,确保银行履行协议所规定的义务与责任。 02 9月20日,国际能源署(IEA)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联合公布了《突破性议程报告》(Breakthrough Agenda Report)。该报告是2021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个国家达成共识之后的首份议程报告,也是今年11月召开COP27之前的新议程基础,报告之中的议程已得到了包括七国集团、中国和印度等涵盖全球经济规模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支持。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呼吁各国政府联合各汽车制造商制定全车型零碳排放时间表,各国政府清晰的表态和路线图能够向工业界释放明确的信号,以刺激加速关键技术的转型并降低成本。 目前欧盟计划在2035年之前禁止销售内燃机车型,该法案已经在欧盟层面获得通过,但仍需27个成员国的确认;英国则计划自2030年起开始逐步停止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美国目前仅有加利福尼亚州明确跟随欧盟自2035年禁售所有燃油车型。美国其他联邦州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目前并未制定明确的燃油车型禁售时间表。 03 美国纽约电力局9月23日宣布,成功利用绿氢与天然气混合燃料发电,减少了改装通用电气燃气轮机的碳排放。据了解,该项目位于美国纽约长岛萨福克,布伦特伍德小型清洁发电厂,由纽约电力局、GE和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的子公司Airgas合作牵头启动。这是美国首次对现有天然气发电设施的改造,该设施能够使用氢气与天然气混合来为工厂供电和发电。据了解,美国该州已强制要求到2040年实现电力部门的零碳排放。根据9月15日关于掺氢燃烧项目的报告,布伦特伍德发电厂装机量为45MW,由配备单环燃烧(SAC)技术的GELM6000GT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组成。纽约电力局曾试验了5%至44%氢气的混合燃料。报告显示,使用含有35%氢的燃料混合物,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约14%。 04 9月26日,食品加工与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利乐公司发布利乐中国碳中和目标与行动计划,承诺在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在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至2022年底,利乐中国所有工厂都将完成智能化能源管理平台的部署,以便更精准地降低能源消费总量。此外,利乐还将通过应用绿色电力和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等措施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根据利乐公司对全球业务的统计,利乐自身运营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仅占全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报告指出,利乐将在2025年推出首个碳中和基地,2028年推出第二个碳中和基地。基于对自身运营的碳排放情况盘查,利乐中国将在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范围一和范围二)碳中和,在2050年实现业务运营全价值链(范围一、二、三)碳中和。 05 近日,五凌电力收到东坪水电项目参与自愿减排市场(VER)结算单。此次碳减排核算周期为东坪水电项目2012年10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共计105.2万吨减排量,成交价格为8元/吨,获得销售收入841.6万元。VER是一种在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减排量之外的公益的、自发的、可认证的减排信用额度。相较于CDM项目减少了部分审批的环节,节省了部分费用、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开发的成功率,降低了开发的风险。 06 9月22日,我国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南京正式揭牌成立。中石化碳科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南化公司、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联合石化公司、上海工程公司、南京工程公司参股,其中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占股46%,南化公司占股34%。中石化碳科公司主要从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股权投资和碳资产运营的专业化经营实体面向国内外碳产业市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中石化碳科公司希望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产业公司支撑中国石化引领我国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稳链固链以科技创新驱动和引领碳产业发展推动化石能源走向高效、清洁、低碳。 07 近日,国潮小铺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上海祺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针对浙江省丽水市内贵南洋水电站、冯家山水电站、西洋水电站、云雾亭水电站、杨溪水电站、竹坪电站、开潭水电站、黄水电站、百龙电站、银河电站等十五家水电站正积极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资产核证系统的实施及上线工作。以区块链技术捕捉碳资产动态形成过程,实时监测、自动核证,创新模式有效解决目前碳交易市场普遍存在的资产核证准确性、真实性、计量性、效率性等问题。上述十五家水电站通过祺鲲科技的技术核证模式,实现自动批量化绿色发电数据上链及核证,并进行I-REC国际绿证的提报。此外,借助先进技术平台水电站可以对接海外OTC数字碳资产交易平台进行国际绿证挂牌交易,助其快速通过技术打包碳资产并出售来获得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补充运营资金。 08 中国碳中和(01372.HK)发布公告,集团与PetroSingapore Holding Pte Ltd(“PetroSingapore”或“新加坡石油”)于2022年9月28日签订碳信用交易协议,PetroSingapore将向集团采购200万吨优质的碳信用资产,全部为国际VCS标准的碳减排量(“VCU”)。 09 近日,光大银行兰州分行以187万吨碳排放配额为质押物,为酒钢集团宏晟电热公司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4000万元,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据悉,这是甘肃省全国钢铁行业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酒钢集团宏晟电热公司顺利完成配额清缴工作,累计盈余1869862吨二氧化碳,并拿到了同等数量的碳排放配额,将其质押给银行,由此获得贷款4000万元。 10 9月29日,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举办2022年10月复旦碳价指数发布直播活动。此次直播中,研究中心发布了全新碳价指数产品——全国首个I-REC价格指数。I-REC(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是指“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能源消费记录标准。I-REC由非盈利基金会I-REC Standard负责签发,一个I-REC相当于一兆瓦时的绿电。由于其可以被国际上碳披露组织接受和认可,当前许多世界著名企业纷纷购买I-REC用于抵销自己的非绿电消耗排放。鉴于中国绿证交易并不活跃,国内绿证的交易量远低于核发量和挂牌量,很多国内企业将视线转到了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可再生能源企业成功获得I-REC签发,并通过交易获得收益。为响应市场的实际需求,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于2022年9月29日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I-REC价格指数。首期I-REC复旦碳价指数包括以下3类:一是2022年10月的水电I-REC价格预期,包括2021-2025年生产水电I-REC的划转价格和注销价格;二是2022年10月的小水电I-REC(小于25MWh)价格预期,包括2021-2025年生产小水电I-REC的划转价格和注销价格;三是2022年10月的风/光I-REC(风/光指:风电/光伏)价格预期,包括2021-2025年生产风/光I-REC的划转价格和注销价格。 11 9月27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公告,对《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 公开征集意见时间为:2022年9月29日至10月30日。 12 9月30日,中国石化正式对外发布《2021-2030中国快递业绿色包装碳减排潜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在生产、废弃物处理阶段等全流程的碳排放总量为2395.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若对快递业产生的一次性塑料袋不做任何循环或替代,2021-2030年我国快递业一次性塑料袋累计碳排放量将达到5961万吨。 13 2022年9月27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顺利通过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碳标签评价管理办公室与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批准,获碳标签授权评价服务机构及低碳服务公司综合能力AAA(工业领域)级认证,标志着天排所同时具备对产品、企业进行碳排放评价能力的认证。 14 9月29日上午,湖北碳交中心与吉林大学吉林市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吉林碳排放权交易项目签约仪式。通过此次合作,双方拟在未来围绕区域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碳排放权交易服务、碳普惠市场建设、绿色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对推进落实绿色转型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来源:辽宁省能源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