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双碳快讯(2月6日至2月12日)发表时间:2023-03-06 10:13 近期碳市场行情 上周五结算价折合人民币每吨655.46元,周交易量17.90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折合人民币每吨69.32元,周成交量23.86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每吨56.00元,周成交量10.93万吨,其中挂牌成交量9310吨。 各试点: 上周没有交易。 上周五收盘价为每吨58.20元,周成交量101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每吨76.10元,周成交量16.27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每吨56.00元,周成交量9793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每吨49.97元,周成交量3.15万吨。 上周五线上交易成交均价为每吨30元,周成交量17.20万吨。 上周五收盘价为每吨27.91元,周成交量29.12万吨。 上周没有交易。 01 北京城市副中心日前启动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北京绿色交易所启动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表示,北京绿色交易所积极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目前已开发完成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具备接受主管部门验收的条件。 02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有效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上海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近日上海银保监局和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生环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十四五”期间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强调,要充分依托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集聚优势,重点培育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机构,加强监管引导,健全规范标准,深入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落实“双碳”目标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保障。 《上海绿色金融行动方案》提出八个方面三十条重点任务,其中提出要逐步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对标国际的ESG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碳金融评价标准体系。 03 据界面新闻消息称,证监会于2023年1月31日电话通知6家国内券商将发放碳市场准入无异议函,预计近期证监会将单独对6家券商发文通知,包括华宝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金及中信建投证券。 此前,中信证券及国泰君安已获准可以参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 目前,国内至少已有8家券商准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券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将进一步丰富碳金融的参与主体,为企业降低碳排放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未来有望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碳金融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碳市场标的主要为现货交易。 证监会此次发布的无异议函主要内容是允许该6家券商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进行自营碳交易,但不代表他们现在可以进入全国碳市场,全国碳市场目前仍只允许控排企业进行碳排放交易。 04 近日,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和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青海电科院”)的支持下,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电力”)联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数字能源”)共同担纲完成的全球首次构网型光储系统并网性能测试验证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实证测试是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大里程碑,是“智能光储发电机”在行业首次实证的成功。这次的测试成功是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重大建设成果,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清洁能源替代”、实现了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该测试属于华润电力与华为数字能源的联合创新项目,也是响应国家《“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新能源发电并网及主动支撑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标是验证基于构网型主动支撑技术路线的新能源配套储能系统在加强电网运行特性、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通过光储融合+Grid Forming打造智能光储发电机,即是通过改变新能源控制模式,从电流源型控制转为电压源型控制,使光伏发电系统具备强惯量支撑、瞬时稳压与故障穿越能力,从而提高其有功和无功控制与响应能力,主动缓解频率和电压波动,在解决光伏并网消纳问题的同时,让光伏发电从适应电网走向支撑电网、加速光伏成为主力能源。 05 2月6日,中国华能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在2023年新能源建设推进会上宣布首批新能源项目开工。中国华能将靠前安排2000万千瓦、共计152个新能源项目实现实体开工和施工准备,全年新能源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 据悉,本次实现实体开工和施工准备的新能源项目涉及全国29个省区,主要聚焦“三线一带”,即北线清洁能源基地、东线海上风电、西南“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以及中东部分散式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建设开发。 来源:辽宁省能源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