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双碳快讯(11月27日至12月3日)发表时间:2023-12-07 11:05 近期碳市场行情 上周最后结算价72.38欧元(折合人民币每吨561.57元),周交易量18.7万吨。另有大宗成交500万吨,平均成交价71.52欧元(折合人民币每吨554.90元)。 上周最后收盘价8,500韩元(折合人民币每吨46.74元),周成交量476.24万吨。 上周最后综合收盘价为每吨70.53元,周成交量359.77万吨,其中挂牌成交量214.17万吨。 各试点: 上周没有配额交易。CCER最后成交均价每吨70元,成交量10.34万吨。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68.00元,周成交量50.99万吨。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64.15元,周成交量42.55万吨。 上周没有交易。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42.77元,周成交量16.00万吨。 上周没有交易。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29.99元,周成交量219.70万吨。 上周没有交易。 (以上行情来自各交易所公开发布信息) 01 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呼之欲出”,条例出台已到最后阶段,涉数据质量管理 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出台。 赵柯指出,新的修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条例明确规定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管理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完善数据质量的管理。暂行条例新增了一些条款,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制定并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三是强化法律责任。对于重点排污单位以及技术服务机构篡改数据质量等弄虚作假行为,要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02 八部门联合通知 加大对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健全适应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组织架构和产品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满足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合理金融需求,优化信贷结构。 《通知》强调,要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支持民营企业注册发行科创票据、科创债券、股债结合类产品、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等,进一步满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民营企业资金需求。 《通知》同时明确了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等事项。 03 COP28开幕首日达成一项重大共识 为期两周的COP28联合国气候谈判的第一天,COP28主席苏丹·贾比尔 (Sultan al-Jaber) 即宣布,代表们通过了一项新的气候损失和损害基金,另世界刮目相看,该基金用来支付气候驱动的风暴和干旱造成的损失。 按照此前惯例,任何此类协议通常都必须在全体会议上得到所有国家的接受,谈判代表可以仔细斟酌文本,而且往往会引发激烈争论,最后的相互妥协也通常发生在经过几天几夜的争论之后,大会结束时才能达成共识。 神奇的是,开幕首日多个国家政府便达成共识,宣布同意基金将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开放。其中,阿联酋和德国分别承诺提供1亿美元资金,英国提供6000万英镑;美国提供1750万美元,而日本则将提供1000万美元,该基金先由世界银行托管4年。该主题也是预期的重大主题之一。 去年,各国经过加时谈判,在埃及举行的COP27大会上,“受害方”赢得了胜利,各国终于同意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害。过去12个月里,各国就规则、基金应设在何处以及谁应付款等问题展开了争论。负责在大会开始前的过渡委员会,在11月初举行的迪拜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框架草案,让世界银行在基金成立的首四年担任临时托管管机构。 本届大会主席贾比尔博士(Sultan Al Jaber)当天表示,该基金的通过创造了历史,该基金的启动向世界发出了积极的信号,是COP28能兑现承诺的证据。 来源:辽宁省能源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