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双碳快讯(1月8日至1月14日)

发表时间:2024-01-18 16:54

近期碳市场行情

欧洲

上周最后结算价63.44欧元(折合人民币每吨495.73元),周交易量84.5万吨。

韩国

上周最后收盘价8,680韩元(折合人民币每吨47.12元),周成交量671.63万吨。

全国

上周最后综合收盘价为每吨72.34元,周成交量28.37万吨,其中挂牌成交量8.37万吨。

各试点:

北京

上周没有碳配额交易。上周CCER最后成交均价每吨69元,成交量1.5万吨。

上海

上周没有交易。

广州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65.31元,周成交量2.49万吨。

深圳

上周最后成交均价为每吨52.16元,周成交量1217吨。

湖北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40.79元,周成交量2.76万吨。

天津

上周没有交易。

福建

上周最后收盘价为每吨29.81元,周成交量20.01万吨。

重庆

上周最后成交均价为每吨47元,周成交量9.38万吨。


(以上行情来自各交易所公开发布信息)

双碳相关动态


01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试点推行“企业绿码”


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提出将面向绿色工厂试点推行“企业绿码”,对绿色工厂绿色化水平进行量化分级评价和赋码,直观反映企业在所有绿色工厂中的位置以及所属行业中的位置。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及试点推行“企业绿码”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国家层面绿色工厂按照自愿原则申领“企业绿码”,申领后可向其采购商、金融机构、有关政府部门等出示,证明自身绿色化发展水平。目前,“企业绿码”仅面向已获批的国家层面绿色工厂,且按照动态管理要求完成2023年度绿色绩效数据报送的企业。
此外,通知公布了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1488家绿色工厂、104家绿色工业园区、20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上榜本批次名单;按照2023年度动态管理要求,将前七批绿色制造名单中的9家绿色工厂、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移出绿色制造名单,46家单位变更名称。


02


工信部: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


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统筹推进工业及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加快推动工业节能提效,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
全面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完善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积极发展机电产品再制造。加强对外宣传,开展绿色制造等领域培训交流,持续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


03


美国批准1.89亿美元贷款用于实时甲烷监测网络


美国能源部贷款办公室上周五(1月5日)有条件地批准了一笔1.89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支持在主要产油盆地建立甲烷监测网络,该网络将为数万个油气田提供实时数据,据估计每年至少可减少约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04


欧盟批准德国补贴企业建电动车电池厂


欧盟委员会8日批准德国一项总额为9.02亿欧元的国家援助计划,支持瑞典北方伏特公司在德国建立电动车电池厂,以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工业的挑战。
根据德国向欧盟委员会通报的计划,德国将向北方伏特公司直接拨款7亿欧元,并提供2.02亿欧元担保,支持后者在德国北部海德市建设先进高效的电动车电池厂。电池厂年产能将达60吉瓦时,将于2026年投产。相关款项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发放。
欧盟委员会当天在公报中表示,如果不批准这一计划,北方伏特公司将在美国建厂,通过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获特别支持。
负责数字政策和竞争事务的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韦斯塔格表示,这是根据“国家援助临时危机和过渡框架”批准的第一个防止投资从欧洲转移的相关计划。


来源:辽宁省能源研究会







分享到:
首页          新闻中心          业务中心         会员中心          能力建设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024-22503399